网上科普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知识问答”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历史文化知识问答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古代中国
一、远古时代
元谋人 云南元谋 距今约170万年,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北京猿人 距今约70~20万年。评价:1,用天然火;2,制造工具。
山顶洞人 约18000年前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评价:1,人工取火;2,进入氏族公社。
河姆渡氏族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距今约7000年 母系氏族。评价:1,使用陶器,食物剩余;2,栽种水稻。
半坡氏族 陕西西安半坡村。评价:1,工具先进(新石器时代);2,种聚;3,原始文字。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山东省大汶口 距今约4000、5000年。评价:1,人类社会进入父系;2,贫富分化。
黄帝、炎帝 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黄帝、炎帝部落联盟——华夏族主干。“炎黄子孙”
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禅让”
夏 根据司马迁《史记》,约公元前2070年启建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二、商、周
商 公元前1600 汤建立。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至殷。 “殷墟”发现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 司母戊大方鼎——世界最大青铜器。四羊方尊。
西周 武王伐纣——公元前11世纪左右,牧野。周平王—洛邑(平王东迁。分封制;井田制:土地被划成方块形,阡陌纵横,好像井字状
春秋时期 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齐桓公称霸 1,管仲改革—国家强盛;2,尊王攘夷。
城濮大战 晋胜楚败。吴越战争。
老子 道家 《道德经》辩证法思想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无为”
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 政治主张:“仁政”“礼”治。教育成就:A、兴办私学;B、“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
孙子 《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战国时期 封建制确立时期
商鞅变法 1,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确立地主阶级地位)2,奖励耕战(打击奴隶主)。3,建立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结果:秦逐渐强盛,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奠定了基础。
都江堰 秦蜀守李冰 成都附近岷江流域。
冶铁业 宛、邯郸
扁鹊 诊病四大步骤:“望、闻、问、切”
鲁班
墨家 墨子“兼爱”“非攻”,反对奴隶主殉葬。
儒家 孟子 《孟子》“民为贵”“君为轻”“仁政”“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荀子 (唯物主义)“制天命而用之”
道家 庄子“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法家 韩非子“法治” 用严刑峻法镇压人民的反抗。
兵家 孙膑 《孙膑兵法》
屈原 楚辞 《离骚》
古代埃及
古埃及 最初的文明(公元前4000年代后期至2000年代前期)
一、埃及文明的发生
自然环境和居民 埃及位于东北非洲。它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南邻努比亚(今埃塞俄比亚和苏丹),西接利比亚。从地理上看,埃及的东西两面均为沙漠,南边有几个大险滩,同外界交往甚难,只有通过东北端的西奈半岛与西亚来往较为方便。所以,古代埃及具有较大的孤立性。
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由发源于非洲中部的白尼罗河和发源于苏丹的青尼罗河汇合而成。流经森林和草原地带的尼罗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滥,浸灌了两岸干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植质的泥沙随流而下,也在两岸逐渐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壤。古代埃及人因而称自己的国家为“凯麦特”(意为“黑土地”)。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自远古时代起,埃及在地理上就分为狭窄的河谷地区(上埃及)和地势较为开阔、平坦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下埃及)。埃及的河谷地区几乎常年不雨,气候十分干燥,生产和生活用水全靠尼罗河供给。只有北部三角洲地区受地中海季候风影响才降雨。
从古代埃及留下来的大量雕刻和绘画可以看出,古代埃及人的特征是:高身材,黑头发,低额头,密睫毛,黑眼珠,直鼻子,宽脸型,阔肩膀,黑皮肤,体魄健壮。他们的体形、外貌与古代的利比亚人和努比亚人不同,也与古代的亚细亚人不同,而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文明的发生 --埃及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它经历了自己的旧石器时代和中石器时代。埃及的新石器文化(三角洲西部边缘的梅里姆达文化、中部埃及的法雍文化、塔萨-巴达里文化等)都是农牧业混合型的文化。虽然埃及的农业起源于何时何地尚有争论,但公元前6000—5000年代,其农业文化已相当发达,并已使用铜器,这为其文明的较早出现奠定了基础。
在其后的埃及前王朝Ⅰ时期,即涅伽达文化Ⅰ时期(又称阿姆拉特时期,约公元前4000—3500年),埃及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关系的萌芽。在属于这个时期的一些墓穴里发现的陶器上,刻有一些符号;各个墓中都有其自己的统一符号,这大概是其私有权的记号。在这个时期之末,涅伽达地方1610号墓中的一个黑顶陶罐上,发现了作为王权标志之一的红冠形象(以眼镜蛇作为其标志)。在属于涅伽达文化I时期与涅伽达文化Ⅱ时期之交的一个墓中(涅伽达1540号墓)发现的一块陶片上,画着一个象征王衔符号的荷鲁斯鹰神的形象(这也是王权的标志之一)。这说明王权也已萌芽。在狄奥斯波里?帕尔弗,还发现一段城墙的模型,这表明了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增长,甚至战争的存在。
到前王朝Ⅱ时期,即涅伽达文化Ⅱ时期(又称格尔塞时期,约公元前3500—3100年),在埃及,私有制逐步确立,阶级逐渐形成。从这时的墓葬情况可以看出,在一些地方,阶级分化十分激烈。在涅伽达和希拉康波里两地,发现了与普通人的十分简陋的墓极不相同的画墓。如希拉康波里的画墓,用砖坯砌成,在墓墙上有绘画,其内容是有关战争(水陆战)的场面,可能反映了墓主人(学者们认为可能是国王)生前的某些活动。从格伯林发现的一块纺织品残片上的绘画,也反映了阶级分化的情况。这块纺织品上画了一些船,一些人在划桨,还有一人端坐于其上,此人显系贵族。在蝎王权标头上,国王头戴象征王权的白冠(以鹰为其标志)、腰系牛尾,其形象比普通人高大得多。这时留下来的象牙板上有被捆着双手的战俘的形象,这些战俘将沦为奴隶。在蝎王权标头上,还有奴隶劳动的情景。此权标头上的旗帜上吊着的田凫,学者们认为是表示平民的表意符号。在涅伽达文化Ⅱ时期出现了文字,不过还很原始。
在涅伽达文化Ⅱ后期,随着私有制的确立和阶级的形成,在埃及出现了国家。这时的国家很小,人口也不多,埃及人称这种小国家为斯帕特,其象形文字符号为 ,表示一块灌溉渠道交织的土地。在当时的埃及,这样的小国家有若干个。在这些小国家里,有一个以政府机关、王宫、神庙为中心的城市,其象形文字符号为 。它表示城市建在交通要道上,由城墙围护起来,成为一个要塞。反映这个时期存在战争的雕刻和绘画不少,除了上面提到的画墓中的水陆战图外,还有阿拉克出土的象牙刀柄上的水陆战图、战场调色板等。这时,王权已经形成,象蝎王权标头上的蝎王,可能既是行政首脑,又是军事首领,并兼任祭司长,主持祭祀,领导农业,兴修水利。不过,这时埃及国家刚刚形成,贵族的势力必定还很强大,国王的权力大概还要受到贵族的约束,国王还不是专制君主。
在希拉康波里,发现了前王朝末期两个国王蝎王和卡王的文物。关于蝎王,在北方今开罗附近的图拉也发现了有他名字的文物。结合蝎王权标头上的图刻内容,学者们推测,他可能对北方进行过征伐,甚至可能控制了这个地区,这是最早的有关埃及统一的证据。
二、古王国时期和第一中间期
古王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古王国时期包括第3—6王朝,时间约为公元前2686—2181年,建都于孟斐斯。金字塔的修建开始于此时期,而且最大的金字塔也修建于此时期,所以,古王国时期又被称为金字塔时期。
古王国时期是古代埃及的奴隶制经济得到重大发展的时期。国家的统一为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环境;水利灌溉系统在更大范围内的修建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后代在埃及种植的所有主要作物(如大麦、小麦、亚麻、葡萄、无花果等),在古王国时期都已种植。在农具方面,奴隶主的经济中使用了由两头牛牵引的重犁,这比用简单的木犁耕地要先进得多。从贵族墓中的画里可以看出,农业技术总的来说还很原始,但因尼罗河泛滥后沉积下来的淤泥十分肥沃,粮食产量仍可供养古王国时期庞大的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和广大的手工业者。
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建筑、采矿、冶金和金属加工、造 等等都很发达。近年来在第五王朝国王乌舍尔卡弗的金字塔入口处发掘出的数百尊青铜雕像表明,古王国时期的手工业水平很高,可能这时埃及已进入青铜时代。金字塔及其附属建筑物(神庙)不仅说明了这时建筑业的高超水平,而且说明了采矿业和运输业的发展。从西奈地方留下的古王国时期一些国王的名字可以看出,至少在这时,埃及人已到西奈开采铜矿。以饲养猪、羊、牛、驴为主的畜牧业,在古王国时期的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特别是在水草丰美的三角洲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条件。
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国内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是,古王国时期的国内贸易还处在以物易物的水平上。一个贵族墓中所画的一幅市场上以物易物的情景可以为证。这时留下的一分买卖房屋的契约也是这种情况的例证。手工业者的工资都以实物支付,如油、面包、蔬菜、衣物等,偶尔也付给铜,但不是作为货币,而是如同其他实物一样,这在许多贵族墓中的铭文里皆有提及。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国家或国王常常派出商队到国外去。这种对外贸易往往是同对外掠夺相结合的。 在古王国时期的经济中,王室经济、神庙经济、官僚贵族奴隶主的经济占有极大的比重,可以说是占了支配地位。它们占有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拥有极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在他们的经济中,既包括了农业,也包括了手工业、畜牧业、渔业、园艺业等部分,基本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整体,他们很少需要到市场上去购买物品,同市场绝少联系。古王国时期的土地占有情况大致如下:国家(包括诺姆)占有的土地、国王占有的土地、神庙占有的土地、官僚贵族占有的土地等。关于小生产者或农村公社的情况,没有直接资料说明。生活于第3—4王朝之交的大官梅腾墓铭文讲到他从“尼苏提乌”(“国王的人们”)那里,用酬金获得200斯塔特耕地(1斯塔特等于2375平方米),人们推测这些尼苏提乌或许是小生产者或公社成员,但因缺乏更多资料,还不能说出什么肯定的意见。
各类奴隶主除了剥削奴隶外,还剥削丧失了生产资料的其他劳动者,在古王国时期,主要是剥削一种名叫麦尔特的劳动者。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大批劳动者失去土地,或者到奴隶主的土地上去劳动,以领取口粮和衣物等,或租种奴隶主的土地,交租纳税。贵族墓中有农民因交不起租税而被捆绑吊打的情景,可见劳动者的处景十分悲惨。古王国时期的农民还要服劳役和兵役,其负担必定是很沉重的。
古王国时期的君主专制 古王国时期,埃及的君主专制开始确立,这从许多方面可以看出来。
国王对行政权力的控制:古王国时期,国王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和代表。国王之下有一宰相(现代埃及学家借用阿拉伯语称之为维西尔),主持日常政务,主管行政、司法、经济和宗教事务,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但决策权并不在维西尔手中,而是在国王手中。军权也不在维西尔手中。维西尔是由国王任命的,其他高级官吏也是如此。这些官吏都对国王负责,并对国王的宠惠感恩戴德。
国王对国家经济的控制:古王国时期的国王不仅直接占有了大量的土地、劳动力以及其他财富,而且还控制了国家的土地、灌溉系统和对外贸易,一切战利品也都归国王。《帕勒摩石碑》及其他铭文记载了古王国时期国王把土地和劳动力捐赠给神庙,并把土地赠给贵族的情况。国王们甚至可动用全国的人力和物力给自己、给自己的亲属修建金字塔。朕即国家,在经济方面的表现就是将全国财政置于国王的控制之下。
国王对军队的控制:古王国时期有一支相对来说是强大的军队,这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主要物质力量。这支军队既用之于对内镇压和统治,也用之于对外征战。军队由国王直接统率,战时国王常常御驾亲征,有时虽派人率军远征,也要经常向国王报告情况,或向国王请示。军队大概由常备军和临时征召的部队两部分组成。驻守在边境要塞的多半是常备军。战时临时征召部队,在《大臣乌尼传》中有明确的记载。
国王对司法权力的控制:古代埃及没有法典之类的法律文献传世,虽然在一些资料中提到有法律纸卷、法律皮卷之类,但现代的人们从未见过。在古代埃及,国王的话就是法律。国王可颁布相当于法律的敕令,涉及古王国末期神庙经济的若干敕令保留了下来。古代埃及有两种法庭:世俗法庭和神庙法庭。世俗法庭由维西尔担任最高法官,一般的重大案件由他审理。但国王可插手司法审判,他可越过维西尔自行任命法官审理一些案件,《大臣乌尼传》中就说到国王任命乌尼为法官审理内宫的秘密案件。神庙法庭一般只处理一些不很重要的民事纠纷。
国王对地方行政的控制:古王国时期地方上的最重要的行政单位是诺姆(州),其行政长官为诺马尔赫(州长)。州长既有世袭的,也有由国王任命的。世袭的州长可能也要在形式上由国王任命或批准。有的人可担任两个诺姆的诺马尔赫。诺马尔赫管理地方行政、统率地方上的军队、维持地方治安、代收国家赋税、管理在该诺姆中的王室经济和国家地产、管理地方神庙事务、维持地方上的灌溉系统等。古王国时期的诺马尔赫多半是地方上的旧贵族,他们在本诺姆中的势力和影响都很大。古王国初期,王权还能控制住他们;到古王国末期,君主专制大为削弱,王权要在很多方面依靠他们,从他们中选拔高级官吏,有的地方贵族甚至与国王联姻,担任了维西尔等高级官职。因此,有的诺马尔赫表现了极大的分离主义倾向,他们甚至靠削弱王室经济以自肥。在诺姆与中央政府之间,在第5王朝末设有上埃及官邸,大臣乌尼就担任过上埃及官邸的长官。有的研究者认为,下埃及官邸的设立较晚,可能要到第11王朝时期,但在《大臣乌尼传》中提到过上下埃及各首长、上下埃及的僧侣首长的官职,似乎表明在古王国时也已设立了下埃及官邸。上埃及长官显然是由国王任命的。从乌尼的情况看,其权限包括:代国家征税,战时统率地方上临时征召的军队等等。可能也起代国王监视地方诺马尔赫的作用。
王室家族控制朝政:古王国时期的君主专制不仅表现在国王个人直接控制国家的主要权力,还表现在王室家族控制朝政,高官显宦多为王室家族成员。第4王朝时,维西尔一职多为王子担任,即使到第5—6王朝时,也有王子担任维西尔的。在萨卡拉地方的第5—6王朝时的6个王子墓中,就有一位担任过维西尔;有两人担任过王室事务监督和军队司令官的职务。在古王国末期,王权削弱,地方贵族势力抬头,有的地方贵族担任了维西尔,如第6王朝时一个名叫扎乌的维西尔,原来就是个地方贵族。不过扎乌之所以能担任维西尔之职,可能与他的两个姐妹成了王后有关。
国王对其臣民有无限权威:在古代埃及,国王凌驾于国家之上,一切臣民似乎都成了他的奴仆。臣民见了国王只能吻他脚前的尘土,一位驸马被允许吻国王的脚,就会感到莫大荣幸。第5—6王朝时的一些官吏(如乌尼等人)的铭文中反映的对国王奴颜婢膝的态度,充分说明了当时君臣关系的性质。不过,梅腾墓铭文中反映的第3—4王朝之交的官吏与国王的关系似乎并非如此,第5—6王朝时的亨库和伊比等人的铭文似乎表明地方贵族与国王的关系也并非如此。可能,象乌尼这样的人,是国王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因此,他们对国王的态度同地方贵族有很大的区别。
王权被进一步神化:君主专制利用神权以强化王权、强化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古王国初期及其以前,鹰神荷鲁斯是王权的主要保护神。第4王朝哈佛拉国王的一个雕像,就是由荷鲁斯展开双翅保护着他的头。那时的国王还有一个荷鲁斯名(王衔名)。但是,在古王国时期,对太阳神拉的崇拜逐渐发展起来,并在第5王朝占了上风。据魏斯特卡尔纸草说,第5王朝头三个国王都宣称自己是拉神之子,即拉神的后代。从第3王朝时起,国王的名字被写在一个椭圆形的框子里。这个框子象征的是太阳照耀的区域,也是表示国王受到太阳神的保护。古王国时期,许多国王的名字的末尾都有拉的名字。为了得到神权势力的支持,古王国时期的国王们捐赠给神庙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神化王权既是王权本身的要求,也是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王权的神化也意味着奴隶主阶级政权的神化。因此,它也为奴隶主阶级所容忍。为此,古代埃及奴隶主豢养了整整一个祭司集团。
古王国的衰落和第一中间期 古王国末期,由于阶级矛盾的激化,王权更加依赖神权势力和地方贵族。国王们把越来越多的土地、劳动力和其他财富给予神庙和地方贵族,豁免神庙的赋税,使神庙和地方贵族的势力更加膨胀,而王权更加速了衰落。第6王朝国王培比二世的长期统治(据说他六岁登基为王,活了一百多岁)后,古王国的统一局面终于不能维持,君主专制也不复存在。第7王朝时,埃及陷入分裂混乱局面。据曼涅托残篇23所记,第7王朝的70个王只统治了70天(而且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是同时并立,而非互相承袭的);而据其残篇24,则为5个国王统治了75天。残篇记载的混乱和分歧反映了当时实际局面的混乱。从第7王朝起,埃及实已小国林立,几乎一个诺姆就成了一个小国家。每个诺马尔赫都感到自己是不再受制于人的独立王国的国王,是自己独立城市的统治者。他们往往把地方神的名字放在自己的称号之中。为了扩大自己统治的地盘,他们彼此争战不已,使局势更为混乱。
由于统一局面的不复存
古代印度
佛陀与梦幻交织的世界——印度文化
印度是我国的紧邻,但由于连绵高耸的喜马拉雅雪山的阻隔,我们对于这位邻居的情况又知之甚少,"去西天取经"在中国人的耳朵里成了艰难的代名词,和古代埃及的尼罗河、两河流域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一样,印度河、恒河同样酝酿了光耀人寰、彪炳史籍的古代文化。
在距今五十万年以前,印度次大陆就已有了远古先民,他们同样是刀耕火种、渔猎采集,在此一代代地繁衍生息。到了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印度境内遍布了居民点,人们已开始从事农业,驯养家畜,制造精美的生活用具。这一切,为一个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的诞生提供了沃土。在南亚次大陆,有一个头枕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脚濯浩瀚的印度洋,恢恢然陈躺,又生机无限的古老国度。这就是被人称作"月亮之国"的印度,因其国土形状宛若牛首,也有人称之为"牛颅之国"。
神游文明古国——印度
恒河,从喜马拉雅山起步,走过一个被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环抱的亚洲半岛,滋润了这一方土地,也孕育了一片光辉灿烂的文明,成为一个国度的“圣河”。而这个幸运的国度就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
印度是一个文化的大熔炉。这个国家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得它包含了从远古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从亚洲到欧洲等多种文化潮流。再加上它是一个由五大民族构成的国家,本身就像一个大大的文化博物馆。首都新德里西岸的孟买是文化的中心,而加尔各答则每天都有关于文化的新闻,多元化的音乐、舞蹈、舞剧和笑剧都令游人眼花缭乱,乐而忘返。
在喧闹的大城市生活久了,人们都向往返璞归真。而印度传统音乐的基础正是“自然”。它歌颂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四季的旋律都在传统曲调“拉格”中得到体现——传说古人从森林里小鸟的鸣叫和树枝燃烧的声音获得灵感而创造了第一首“拉格”。至于歌曲的内容,则源于北印度的宗教仪式。时至今日,传统歌曲依然保留了古代的发音,歌者音质纯净,令歌曲保持一种简洁、纯美的圣诗感觉。即使你听不懂歌词,也能体会到自然的神圣与平和。
印度最古老的舞蹈之一——Natyam,在印度语中的意思是“舞蹈的艺术”。它除了强调舞蹈的节奏感,还十分强调伴奏音乐必须悦耳动听,由庄重的诗歌和风格纯朴的音乐组成。这本是用于祭祀的舞蹈,能充分体现舞者情感,最初由神庙舞女在庙宇里表演。这一舞蹈的动作关键在于保持上身的挺直,腿部半弯,双膝分开,而双脚则要像一把半开的扇。虽然有严格的动作规范,但其实每一个演员的表演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大多数时候表演都是即兴的,因此每一支Natyam的个人风格都十分强烈。
天竺之魂——印度古国青铜雕像展
古代印度是神话之邦,宗教、哲学异常发达。因此印度古代的青铜造像往往是神话的象征、宗教的偶像和哲学的隐喻,融铸着诸神之灵。印度青铜造像的传统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2500——1500年印度河时代的青铜小雕像《舞女》。公元前9——6世纪相继兴起的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前身)、佛教、和耆那教,为古代印度艺术包括青铜造像提供了永恒的主题。印度中世纪(公元7——13世纪),印度青铜造像达到鼎盛时期。
世界最早的文明——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希腊语的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土地。)文明(又称两河文明)发源于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发拉底河(Euphrates)之间的流域——苏美尔(Sumer)地区(中下游地区)。美索不达亚是古巴比伦(Babylon)的所在,在今伊拉克(Iraq)共和国境内。
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是两河文明的鼎盛时期,《旧约全书》称其为"希纳国"(Land of Shinar)。两河沿岸因河水泛滥而积淀成肥沃土壤,史称"肥沃的新月地带"(南美的那个和"金三角"齐名的地区堪称"罪恶的新月地带")。由于两河不象尼罗河一样是定期泛滥的,所以确定时间就必须靠观测天象。住在下游的苏美人发明了太阴历,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作为计时标准,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共354天,并发明闰月,放置与太阳历相差的11天。把一小时分成60分,以7天为一星期。还会分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解一元二次方程,发明了10进位法和16进位法。他们把圆分为360度,并知道π近似于3。甚至会计算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及一些锥体的体积。
4000BC,苏美人最早发明了表意和指意符号的象形文字,因为这种文字大多刻在砖、石或黑色的玄武岩。泥板上,"起笔重而印痕较深",成尖劈形,形似木楔,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
古巴比伦
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s)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这座花园传说是当时的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王后而建的。因为巴比伦地处沙漠,气候炎热。而王后家乡春暖夏凉,十分舒适。 王后因思念山峦起伏,树木葱郁的故乡,日久成疾。为了不让王后伤心,国王命令工匠在假山上建造了一座花园。花园分三层,设有水道,栽种了许多奇花异草。远远望去花园像是长在空中,所以被称为空中花园。
之后的尼罗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是在两河文明的促进下发展起来的。希腊人从那里学到了数学、物理学和哲学;犹太人从那里学到了神学,并将它传播于世;阿拉伯人从那里学到了建筑学,并以此教化了整个中世纪野蛮的欧洲。
大约在2000BC,阿摩利人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巴比伦王国。1792BC,汉谟拉比(Hammurabi)即位,征服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并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但不是最早的,最早的叫《乌尔纳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共有282条,刻在一块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
世界公认的五大文明古国(从大到小排列)
国家/文明起始年代
古巴比伦: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之间
古埃及: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000
古希腊:公元前3000前~1100年之间
古印度:公元前2000年
中国: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目前西方公认中国有3500年历史(夏朝没有证据,算上夏的话,是公元前2070年建国)
四大文明古国一般用来指代古巴比伦、古埃及、中国、古印度等四个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但对由于古文明缺乏准确的文献纪录,其具体诞生时间学术界尚有争论。人类今天所拥有的很多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古老文明的贡献。
四大文明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在北半球的两河流域、尼罗河、黄河、长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恒河流域相继产生了世界四大文明。
文明古国在距今7000年-4000年前,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进而步入铁器时代。社会制度大多采用奴隶制,国家政权则较晚诞生。古埃及的诺姆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他们利用神话来加强自己的专制主义统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并且有闰月。各个文明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印度河、黄河、两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轮制陶,埃及和两河流域都计算了圆周率,巴比伦和中国都发现了勾股定理,印度则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提供一歌诀:
1.朝代顺序歌
夏朝殷商与西周
东周列国分两段
春秋战国烽火起
秦朝一统又两汉
三国鼎立魏蜀吴
西晋东晋前后传
南朝北朝两并亡
随唐一统后五代
宋元明清九百年
辛亥革命皇朝完
2.中国历史科技文化主要成就
(一)夏商周
炎黄子孙创奇迹,五千年中华文明史。
奴隶社会夏商周,始有文化与科技。
夏朝已经有历法,人们开始用铜器。
商朝发明甲骨文,记载日食与月食。
商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造型奇。
工艺高超花纹秀,青铜铸造兴盛期。
西周织机能提花,前776(年)月食记。
(二)春秋
春秋文化发达始,《诗经》最早诗歌集,
全书三百零五篇,多为西周春秋诗。
道家老聃《道德经》,儒家学派孔子始;
大军事家名孙武,《孙子兵法》早著世;
九九乘法口诀表;慧星早欧两千余;
发明创造数鲁班,攻城器械木云梯,
木人木鸟木车马,后世木工尊祖师。
(三)战国
战国时期数七雄,屈原《离骚》负盛名,
《孙膑兵法》名著作,司南指向已发明。
神医扁鹊反迷信,望、闻、问、切诊疾病,
丸、散、膏、丹汤药液,华夏中医祖师称。
《黄帝内经》经典书,病理病侯三百种。
驰名中外都江堰,设计主持秦李冰。
三十七次日食测,鲁国三十三次证。
魏人石申楚甘德,《甘石星经》定恒星,
八百恒星书中载,一百三十位测定。
天文历法利农业,春夏秋冬季分清。
思想学派各主张,墨、儒、道、法百家争。
古代文化瑰宝最,宴乐铜壶铜编钟。
(四)秦朝
前221(年)秦统一,筑接燕赵城万里,
统一字币度量衡,秦兵马俑世奇迹。
(五)汉朝
前202(年)西汉立,两汉长达四百余,
文化科技成就多,各族经济有联系。
《史记》巨著司马迁,叙史黄帝——汉武帝。
《九章算术》专书著,二百四十六个题。
蔡伦改进造纸术,原料易找价便宜。
天文历法张衡精,浑天仪和地动仪,
比欧洲早一千七。
“医圣” 尊称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医理。
华佗最早麻醉术,创造体操“五禽戏”。
王充唯物著《论衡》,自然现象日、月食。
刘邦建汉王莽败,班固《汉书》断代史。
(六)三国
东汉结束三国续,魏蜀吴国三鼎立,
科技文化促交流,发展生产与经济。
马钧翻车指南车,攻城输转发石机。
钟繇精心研书法,隶书转化楷字体。
刘徽计算圆周率,一四一六近似值。
(七)晋朝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魏晋各家集精华,
创立独特书风格,行草若云惊天下。
顾恺之,擅绘画,线条优美形神佳,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体物精微”妙技恰。
(八)南北朝
民族融合南北朝,各族人民都勤劳,
科学文化得发展,社会生产有提高。
南朝数学祖冲之,前辈成果多吸取,
天文历法机械学,发明创造出奇迹;
一四一五九二六,一四一五九二七,
精确推算圆周率,比欧洲早一千一(百年);
《缀术》数学专书著,作为教材传朝日。
北魏农学贾思勰,研究农谚和农业,
最早耕作栽培法,《齐民要术》全总结。
唯物思想数范缜,发表著名《神灭论》,
继承荀况王充等,思想遗产多宝贵。
北魏雕刻高水平,云岗石窟规模雄,
艺术宝库图精巧,洛阳龙门也著名。
(九)隋朝
雄伟壮观赵州桥,隋朝王匠李春造,
拱肩加拱减压力,殃存(世界)最好最古老。
历经一千三百年,中外桥史位重要。
隋朝发明雕版术,印《金刚经》质量好。
605(年)凿大运河,南北交通立功劳,
三次派人到流求,五层楼在战舰造。
(十)唐朝
唐朝分科办医校,政府编写《唐本草》
比欧洲早八百年,著名“药王”孙思邈,
医学著作《千金方》,五千处方八百药。
唐朝已经制火药,唐末军事始用早。
烧制著名“唐三彩”,工艺技术显著高。
天文学家僧一行,子午线长最早定。
随唐南北又统一,繁荣经济广疆域,
封建文化达高峰,成就最大数唐诗;
传世诗人二千二,留诗四万八千余,
内容艺术都完美,李白、杜甫、白居易……
散文韩愈柳宗元,“泰山北斗”名声誉。
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书法奇。
著名画家阎立本,“画圣”尊称吴道子,
隋唐敦煌莫高窟,艺术宝库世珍异。
(十一)宋朝
宋史学家司马光,《资治通鉴》世流芳;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汴京繁华全都装;
北宋遍用指南针,各国大船敢远航。
《梦溪笔谈》沈括著,十二气历史首创,
早于英国八百年,自然科学最辉煌;
北宋毕升印刷术,亚欧非洲传播广,
比欧洲早四百年,世界文化贡献长。
宋朝散文进步大,思想现实确表达;
文坛领袖欧阳修,反对空虚辞藻华,
苏洵、苏轼和苏辙,王安石、曾巩文章佳,
唐代韩愈柳宗元,合称唐宋八大家。
(十三)元朝
元朝戏剧最发达,涌现大批剧作家,
关汉卿写《窦娥冤》,思想艺术闪光华。
元科学家郭守敬,创新编制《授时历》,
精密推算与今同,比公历早三百年。
元纺织家黄道婆,学习新技实践中,
创造发明轧棉机,革新工艺适棉农,
传授黎族纺织术,“乌泥泾被”远近名。
(十三)明清
明成祖时国力强,郑和七次下西洋,
1405—1443年,远洋航行世首创。
《本草纲目》李时珍,药物研究再创新,
行医走访集验方,详述各种色彩味。
明末清初宋应星,《天工升物》农工经,
工艺百科全书誉,巨著畅销日、法、英。
近代科学徐光启,知识广博学外技,
《农政全书》农学论,有注有图有道理。
明清小说最繁盛,众多作品都著名;
施耐庵写《水浒传》,《三国演义》罗贯中,
吴承恩作《西游记》,曹雪芹著《红楼梦》
《儒林外史》吴敬梓,《聊斋志异》蒲松龄。
黄宗羲,顾炎武,潜心学术向进步,
封建腐朽敢抨击,学问踏实名书著;
王夫之,讲唯物,重视实践事学术;
明末清初思想家,一代宗师尊“三儒”。
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知识问答”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一只博耘呀]投稿,不代表新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iuxinsheng.com/cshi/202502-205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新盛号的签约作者“一只博耘呀”!
希望本篇文章《中国历史文化知识问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新盛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知识问答”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历史文化知识问答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古代中...